3、4歲孩子的內心,總是充滿著希奇古怪的問題,做父母的要如何回應孩子?該怎麼導入孩子有興趣的議題?是要教他?還是啟發他就好?
與孩子共讀一本有趣的書吧!在圖文引導的親子對話中,孩子將因為喜悅,進而思索、學習。
目前分類:懷孕與育兒文章收集 (63)
- Dec 16 Sun 2007 22:25
四~六歲,培育專注力的好時機 (轉貼)
- Dec 16 Sun 2007 22:20
小朋友不容忽視的不良行為
我自己自身的案例告訴大家,孩子是需要被教育,常有些動作舉止是不自覺,可能是模仿,或是反射動作,不論如何若真的發現行為不對,應該即早教導改正,習慣的養成與模仿學習是非常容易的,常從朋友看相同年齡的孩子或是路上、公園、醫院看到孩子的不良行為,家長的自知不理、大聲斥責、或是一臉無奈,都讓同樣是做母親的我些許的擔心,以下明確的教戰手則,提供大夥參考之。
※幾種不容忽視的不良行為※
- Dec 16 Sun 2007 22:17
別讓暈車掃了全家出遊的興!
現代人普遍都很注重休閒生活,尤其在週休二日普遍實施後,媽咪爸比常會利用週末假期,帶著一家大小出遊。
- Dec 16 Sun 2007 22:15
慎防中暑,過個涼爽快樂的暑假!
休完一個高溫炎熱的週末,相信你一定能感受到—夏天真的來了。中午一踏出冷氣房,就一陣熱氣撲上來,白花花又刺眼的太陽在高空中掛著,真讓人食慾全無,只想喝杯冰冰涼涼的飲料!
- Dec 16 Sun 2007 22:14
關於健康與美麗,妳也會有的迷思
趨勢觀察家認為,「健康與美麗」是現代人最願意投資的消費。因此,市面上幾乎每種商品,都標榜健康、窈窕的功效與訴求。被電視廣告、報紙、雜誌、網路行銷包圍的你,對健康與營養是否有真正的認知?
- Dec 16 Sun 2007 22:10
「我還要ㄋㄟㄋㄟ」─奶水不足怎麼辦?
根據調查,許多的母親認為自己的奶水不足,經常因為無法提供孩子充足的奶水而苦惱,甚至因而放棄哺餵母乳的機會。但是專家指出,只有大約2%的母親有先天奶水不足的情況,大部分的媽咪都能提供孩子需要的奶量,因此當媽媽們發現奶水似乎不足時,有可能是因為生理或心理的因素所影響,只要針對問題對症下藥,每個孩子都可以是快樂的「母乳寶寶」!
- Dec 16 Sun 2007 22:08
別讓「媽媽手」成為擠母乳的附加代價!
根據統計,30至50歲經常需要使用到大拇指的女性,是罹患「媽媽手」的高危險群,但如果你發現最近手擠母乳時經常感到大拇指嚴重疼痛,那你可能也要小心,因為錯誤的擠母乳姿勢與施力不當也可能是造成「媽媽手」的原因。現代許多年輕媽媽由於身兼職業婦女,又為了初生寶寶的營養健康,經常需要預擠母乳保存供寶寶食用,但可能由於上班時間緊迫或是使用錯誤的姿勢,加上每天重複擠母乳的累積,長期下來可能會擴大到整個手部肌肉產生無力感或萎縮,即使經過治療也容易因重複舊有動作而復發,因此媽咪們在擠母乳時,一開始便要了解並熟練正確動作,避免在不知不覺中讓「媽媽手」上身。
- Dec 16 Sun 2007 22:08
攝取維生素A,避免過與不及!
維生素顧名思義是我們賴以「維生」的要「素」,經常補充能維持身體機能的正常運作,但近來出現服用過多魚肝油導致畸胎的危機,讓其中的元兇─維生素A蒙上層層陰影,而另外用來治療青春痘的維他命A酸,亦是維生素A的相關藥物,也有導致畸胎的危險,孕婦應避免使用。因此要確保身體的健康與安全,就必須先了解自己的身體,需不需要補充?適不適合補充?此藥物能不能使用?評估之後再做決定,才能確保自己或是孕婦才能確保胎兒的健康。
- Dec 16 Sun 2007 22:07
照顧寶寶多用心,寵物當家也安心!
從前農業社會飼養家犬,主要為了家戶、農產的安寧守衛,另一方面也將棄之可惜的食物殘渣用來餵養家犬,以符合中國人勤儉的美德;但由於時代的變遷,家家戶戶飼養的動物已成為「寵物」,不再被冠上盡忠職守的期待,甚至搖身一變成為家中的一份子。
- Dec 16 Sun 2007 22:06
孕前準備,Are you ready?
兩人世界很甜蜜,但久了卻好像缺少什麼?當你和你的另一半渴望寶寶的出生時,你們的身體做好準備了嗎?一般說來二十五至三十歲的女性體力旺盛、骨盆發育成熟、腹部肌肉發達,此時懷孕生子,不但分娩容易,產後的恢復也較快,但因個人的健康狀況及工作情形等的不同,沒有絕對的理想生育年齡,但可以確定的是,健康的父母,是擁有健康寶寶的基礎,因此夫妻雙方面,尤其是女性在準備懷孕時,應該調整身體保持在最佳狀態。
- Dec 16 Sun 2007 22:05
感冒、流感,你分清楚了嗎?
秋意固然涼爽,但是流感,也就是流行性感冒,亦悄悄潛伏準備肆虐一番。為了預防流感發生大規模的流行,衛生署特於9月26日起開始提供38萬名出生6個月至2歲的嬰幼兒免費施打流感疫苗,並為未來禽流感可能發生之疫情做防患於未然的準備。流感之所以經常被忽略其嚴重性,主要是因為容易與感冒混淆,造成許多併發症在被認為「只是小感冒」中發生了,而使病況一發不可收拾。
- Dec 16 Sun 2007 22:04
第一次的親密接觸─寶寶按摩樂
觸覺是寶寶最早發展的器官,當寶寶出生,甚至是胎兒時期就已經能夠感受到外來的刺激,但是當寶寶剛來到這個世界時,迥異於子宮的環境讓寶寶產生不適應的緊張感,此時便可以透過嬰兒按摩,幫助寶寶放鬆並開始熟悉新鮮的環境,爸爸媽咪也可藉此傳達愛與關懷的訊息。而根據研究,嬰兒按摩對於寶寶身心各方面的發展更是有極大助益。
- Dec 16 Sun 2007 22:00
「溺愛」不是愛─檢視你對寶寶的溺愛指數! 給孩子一條魚,不如教他們如何捕魚!
現代人晚婚,甚至不婚的比率越來越高,相對地生育下一代的意願更大為降低,家庭已不復見「多子多孫」的景況,也因此每個孩子,都成為父母捧在手心上的寶貝,不但吃、穿、用都是最好的,也經常因而養成孩子「唯我獨尊」的個性。其實,疼愛孩子不表示要對孩子的要求完全接收,甚至過度的溺愛,否則對孩子的人格發展會有不良的影響。
- Dec 16 Sun 2007 21:59
天生的「動作」家─「反射動作」捍衛寶寶的生存權利!
新生的寶寶看起來真是格外惹人憐愛,但可別以為他們什麼都不會!寶寶從一出生開始,由於中樞神經系統尚不發達,因此天生被賦予一身「反射動作」的好本領,以維持自我保護以及生存的能力。藉由反射動作,寶寶可以慢慢適應環境,待神經系統成熟,反射動作便會逐漸被自主的行動所取代,因此反射動作的正常表現,可以說是日後寶寶身體動作發展的基礎!
- Dec 16 Sun 2007 21:59
記錄寶寶的健康─數數胎動123! 哇!寶寶又踢了!─「胎動」讓寶寶表達他的感受!
「懷孕」對於孕媽咪來說,可以說是一種抽象的感覺,除了日漸隆起的肚皮與孕吐的症狀外,唯一能讓孕媽咪確切感覺到肚裡小生命存在的,便是「胎動」了。通常自孕媽咪懷孕8週起,就開始了胎動的產生,只是這時「非自覺性的胎動」還無法讓孕婦本身察覺到;約到孕媽咪懷孕18週至22週時,大多就能感覺到第一次的胎動,而這「第一次」發生的時間也會因人而異,提早或延遲幾週都有可能,當然如有疑問,讓醫師進行專業的檢查會是最佳的解決方案!
- Dec 16 Sun 2007 21:58
洗澡也要注意安全─浴室潛藏危機大公開!
氣溫下降又一波!除了保暖的衣物要準備之外,幫寶寶洗個暖烘烘的熱水澡,更可促進血液循環,讓寶寶手腳不再冷冰冰!雖說洗澡本不是壞事,但是家長疏忽的態度,很可能是造成寶寶在浴室內發生意外的元凶,因此為了讓寶寶的「澎澎」洗得舒適又安全,媽咪爸比一定要牢記浴室內的安全守則並認真遵守,浴室才能真正成為全家人補充元氣的天堂!
- Dec 16 Sun 2007 21:57
熊貓眼不上身,讓孕媽咪「美夢成真」∼ 克服睡眠障礙,孕媽咪好「夢」到!
充足的睡眠,是維持一天精神體力的重要來源,尤其孕媽咪需耗費雙倍的精力以維持「兩」顆心臟的運作,因此不僅要有足夠的睡眠時數,提升睡眠品質才能讓隔天的元氣更加分。但是根據統計,「睡個好覺」卻是不少孕媽咪「夢寐」也無法求到的願望,可見「失眠」的困擾,對於孕媽咪的身心煎熬,甚至可能導致孕媽咪「憂鬱症」的產生。
- Dec 16 Sun 2007 21:56
寶寶營養添加愛─副食品自己做做看!
為了給寶寶最天然、營養的食物,因此從寶寶出生開始,母乳就是寶寶營養來源的首選;但是當寶寶成長至四到六個月大,需要開始添加副食品時,許多家長們可能就開始擔心:市售的副食品夠健康嗎?會不會遭受污染呢?寶寶的健康當然要由家長自己來守護,自己動手製作寶寶的副食品,品質不但更有保障,裡頭所包含的父母愛心更是無可取代喔!
- Dec 16 Sun 2007 21:56
大孩子的嫉妒,用關心與理解來融化!
當已有一個寶寶的媽咪生下第二胎後,除了全神貫注地照顧新生的小貝比之外,是否曾經注意到還有另外一雙渴望關愛的眼神?隨著兄弟姊妹的增多,家中的老大─也就是第一個寶寶會突然發現,父母親的愛似乎不再聚焦於他一人身上,不但自己的玩具必須和別人一起分享,甚至被擁抱、呵護的時間也減少了,這時他便會感到茫然,甚至對弟弟妹妹產生妒意,認為自己的城池被侵犯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