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作者:兒童心理輔導專家區澤光博士

常常聽上一輩的的人說,對待小孩子不能一哭就抱,會抱成習慣,
也有人說為了訓練小孩子(尤其是男孩子)建立獨立的個性
,孩子哭就要讓他去哭。在孩子兩歲左右 (即所謂的terribletwo),
大人又因受不了孩子的經常製造麻煩,一心一意要訓練他/她聽話。
也有些人覺得對孩子施加嚴格管教(discipline),會造成日後不良的
親子關係或扼殺孩子良好人格發展的機會。事實上, discipline這字
並非只有*管教 - 懲罰*的意思,其拉丁字源有*保護*與*教*的意義。
我們管教孩子應該有*愛護*與*教導*的觀念,要因應孩子在每個發展
階段的發展特徵及需要,去設定管教的重點,如此才能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,
與建立孩子正常人格發展的基石。

先學前期(0 ~ 3歲):安全感、信任感、與自主性

在先學前期階段,管教的重點應偏重*保護*,尤其在0 ~ 1 1/2歲時,
正值嬰兒建立「對他人的信任感」的時期,此階段是人格基石發展的黃金
時段,嬰兒有了*安全感*,才能建立對父母或照顧者的*信任感*。
有了對人的信任感,孩子才不會畏縮,才願意學習獨立、去探索外面的世界,
並且願意遵守父母及照顧者所設的規定。在這階段給孩子一個有安全感
並可以自由探索的環境是最要的,所以在0 ~ 1 1/2歲的階段,管教重點
應偏重在*保護*。有一個實驗結果顯示,哭了就有父母或照顧者立即回應的
小孩子,在6個月以後哭的次數比沒有被立即回應的孩子有明顯的減少,
這代表著安全感的養成。有安全感的孩子能信任父母,有了對父母的信任感,
孩子會比較容易接受父母的要求與教導,例如教孩子等待,當孩子有需要而以
哭表達時,若父母正在忙而無法立刻幫忙時,可以告訴孩子等一下,有了安全
感和信任感的寶寶,常會在聽見父母的聲音和要求後就停止哭了。

要特別提出來是我們要了解嬰兒都有與生俱來的氣質
(temperament) (氣質與人格不同,人格是指在先天條件及後天環境的雙重
影響下所產生人的獨特行為模式、信念、與感覺),天生的對外界刺激的反應
方式就不同。就天生的氣質而言,有百分之五十左右的嬰兒不屬於「易養育型
(the easy baby)」,所以父母及照顧者千萬別懷疑自己照顧孩子的能力,
愈是難照顧不容易取悅的孩子,愈需要你的耐心與付出,細心去觀察他/她的
需要,他/她會愈來愈好帶,不過當你覺得有挫折感和疲憊時,別忘了向家人
或朋友尋求支援。有人說,兩歲以前的孩子最好自己帶,可能是因為這段時期
的孩子帶起來最累人,最需要愛心與耐心,更重要是此時期正是孩子建立
「安全感」與「信任感」的階段,父母雙方如果都能撥出時間共同照顧孩子,
孩子會建立對父母的「信任感」,日後孩子對父母的要求會信任和遵守,
也就是可以建立父母對教導孩子的穩固基石。

一歲半至三歲則是孩子自主性(autonomy)萌芽的階段。

在新形成的自我感下,孩子常說*不*,以表達欲與照顧者分離的意識。
然而擁有自主性的孩子才容易發展出獨立性,缺乏自主性孩子常會對自己的
能力缺乏自信而畏縮。自主性的建立是往後的「進取性」發展的基礎。
所以允許幼兒適度的自我表達,給孩子一些做選擇的機會,將有助於孩子
自主性的發展。此外孩子的自主感,深受父母要求內容的影響,若我們的
要求能配合孩子的能力,孩子可以輕易地遵守父母的要求並建立自主性。
例如要換衣服時,你如果拿兩件給孩子選一件,是比讓他/她自己去一疊
衣服裏挑一件容易,且比只拿一件給孩子別無選擇的穿上,更能讓他/她有
做選擇的成就感同時也建立了自主性。

兒童期前期(3 ~ 6歲):進取性與生活教育

三歲以上的孩子已具備較成熟的運動、認知、與語言等技巧,再加上先前
養成的自主性,他們正躍躍欲試地想自己做好多事,學習自我照顧的技巧,
這時期是開始「教導」孩子有關的社會法則與預期行為的絕佳時刻。
例如當父母請孩子幫忙為客人做開門的小事時,小孩子不但因會幫忙而獲得
喜悅,父母也可藉機教導了適宜的社會化行為。相對的,如果父母或照顧者
常常因為孩子動作不純熟而拒絕讓孩子自己做想做的事(如幫忙做家事),
孩子的進取性會因而降低,此外明確地告訴孩子一些限制與規定可以減少孩子
因犯錯而減損進取性。孩子做錯事時也應注意責備的方式,我們的最終目的是
要孩子們自己去思考、判斷是非,所以一昧的責備而不提出有建設性的看法和
做法,只會傷害孩子的自尊,造成反效果。

兒童期中期(6 ~ 12歲):能力的培養

以先前所發展出來的信任感、自主性、與進取性為基礎,這階段的孩子因為有
能力從事「真正的」工作,而熱衷於做那些可以展現其新習得的技藝的事情。
不過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可以找到一個能發揮其能力的領堿。當父母的期望與
孩子的能力不符合時,孩子將承受心理壓力。失敗經驗的累積,將使孩子信心
大失而自卑,對新的事物裹足不前。為了激勵孩子的學習意願,我們應不吝惜
讚美孩子的長處,尤其是孩子所熱衷的事,無論它是不是受到外界社會價值觀
的肯定,都應妥善處理。

青春期(12 ~ 18歲):自我的追尋 - 我是誰,我要的是什麼?

「激動」、「充滿困擾」這些字眼常被用來描述青春期的孩子,做父母的也常
擔心自己不懂孩子的心 與孩子有代溝,害怕孩子選錯路或誤入歧途。
這時期的孩子之所以容易「激動」,可能源自他們剛發展出來的兒童期所沒有
的抽象思考能力。當他們在擺脫個人經驗與現實束縛的狀況下,思考問題時,
尤其容易衍生對未來無止盡的幻想與臆測。求新、不喜歡用慣常方式解決問題
的作風使得他們常喜歡批判一些既有的信念。這時候如果父母不允許或不能
受孩子的質疑與爭論時,他們就會變得激動。允許孩子在家中自由發言,
才不致於切斷溝通的管道,才能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和在外面的活動情形。
這時期的孩子之所以「充滿困擾」,則是由於面對過多的選擇與衝突,特別是
對未來在社會上將扮演的角色的選擇,和與父母或其他權威人物之間的衝突等。其實,在他們想像著多樣化的選擇和對「權威」挑戰的同時,往往又希望父母
能主動關心、參與決定。值得一提的是孩子在衣著、髮型上的選擇,雖受同輩
的影響較大,但在價值觀,對職業的選擇方面則受父母的影響較大。在職業的
選擇上,很多父母希望或要孩子放棄*天真的夢想*,接受父母較具*安全性*
、*實用性*的判斷,或選擇比較*熱門*的行業,事實上,應以孩子的個性、
或能力、與趣為重,才不致於沖淡他們自主發展的努力動機,做父母的似乎沒
有必要把孩子硬往平凡的框子裏推,潮流是變化多端的,目前熱門的行業並不
一定十年後仍然前景看的,不起眼的行業如果孩子有興趣,能自發努力,
可能更有成功的機會。

保護與教的比重

適當的discipline並不是只有訓練與懲罰,應該兼顧「保護」與「教導」的分配,
如果能配合孩子在不同發展階段的需求,去設定「保護」與「教導」的比重
與要求的重點,就能得到預期的管教效果。只有「保護」而沒有「教」的溺愛,
或只有「教」而沒有「保護」的專制,都是極端,是不正確的管教態度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pplelee050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