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了給寶寶最天然、營養的食物,因此從寶寶出生開始,母乳就是寶寶營養來源的首選;但是當寶寶成長至四到六個月大,需要開始添加副食品時,許多家長們可能就開始擔心:市售的副食品夠健康嗎?會不會遭受污染呢?寶寶的健康當然要由家長自己來守護,自己動手製作寶寶的副食品,品質不但更有保障,裡頭所包含的父母愛心更是無可取代喔!
- Dec 16 Sun 2007 21:56
寶寶營養添加愛─副食品自己做做看!
- Dec 16 Sun 2007 21:56
大孩子的嫉妒,用關心與理解來融化!
當已有一個寶寶的媽咪生下第二胎後,除了全神貫注地照顧新生的小貝比之外,是否曾經注意到還有另外一雙渴望關愛的眼神?隨著兄弟姊妹的增多,家中的老大─也就是第一個寶寶會突然發現,父母親的愛似乎不再聚焦於他一人身上,不但自己的玩具必須和別人一起分享,甚至被擁抱、呵護的時間也減少了,這時他便會感到茫然,甚至對弟弟妹妹產生妒意,認為自己的城池被侵犯了。
- Dec 16 Sun 2007 21:55
寶寶的彌月之喜,用古禮點綴更有趣味!
新生命的加入,對於每個家庭來說都是一件值得慶賀、不得不重視的大事,中國傳統習俗上自然也包含了許多關於寶寶的成長禮俗,例如寶寶出生後第三天要準備油飯、雞酒送往娘家,稱為「報酒」;或出生滿四個月也有趣味的「收涎禮」,希望寶寶不再流口水、可以平安順利長大等等;所有的禮俗用意都在祈求寶寶能夠擁有健康平順的人生。而由於在過去醫療不發達的年代,嬰兒滿月可以說是十分不容易的事情,因此在「彌月之喜」這天,依循古禮會有許多禮俗以祈求寶寶有個光明美好的未來。
- Dec 16 Sun 2007 21:55
遠離鉛中毒─食衣住行停、看、聽!
水污染、空氣污染、重金屬污染…越來越多的案例顯示,我們的地球真的變髒了!現代父母要想給寶寶一個健康安全的成長環境,所必須花費的心力愈來愈大,並且由於寶寶每天可接觸到各類工業製品,其中劣質產品所添加之「鉛」,不僅對寶寶有相當大的危害,一般在成人體內累積至一定濃度時,亦容易導致各項疾病的產生,包括行為異常、記憶力及智力的下降、注意力不集中等,嚴重者還有可能出現持續嘔吐、痙攣、昏迷等症狀,過去甚至有因鉛中毒而致死的案例。
- Dec 16 Sun 2007 21:54
化日常為神奇─啟動環保清潔法~日常小物清潔法,替大掃除省力氣!
過年囉!為了迎接新年嶄新的氣象,每個媽咪最近都開始挽起袖子進行大掃除的工作,除了應避免不當的姿勢並做適當休息,以減少身體的傷害之外,使用市售的合成清潔劑時也應多加小心,因為其中往往包含了強酸或強鹼,不慎使用很可能危害到人體。建議媽咪們進行大掃除時,不妨利用簡便環保的日常素材,除了同樣保有清潔效果之外,更能健康不傷身,對環境的保護也能盡一份心力!
- Dec 16 Sun 2007 21:53
年菜健康烹,替全家人儲備一整年的元氣!
難得的年節假期,總少不了與好友敘舊、親戚聚會,大團圓的氣氛加上豐盛筵席的享用,很容易在春節過後人人又胖了一圈。因此在準備年菜時可多花點心思在豐盛與健康間求取平衡點,不一定要用大魚大肉來顯現過年的氣氛或是宴客的誠意,「吃飽不如吃巧」,年菜的份量以能吃完、盡興為原則,過量的年菜不但有保存的問題,更可能讓家人因暴飲暴食而搭上年後的「腸胃病潮」,非但無法在年節期間休養生息,更是傷了假期後的元氣。
- Dec 16 Sun 2007 21:50
不再是無「齒」之徒─寶寶長牙囉!寶寶長牙的端倪,你發現了嗎?
長牙對寶寶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階段,如同成人之於恆齒,寶寶的乳齒也可以幫助咀嚼食物、口腔的正確發音並維持外貌的美觀,因此為了與健全的恆齒接棒,家長們絕對不可以「乳齒一定會換」的觀念而忽略小孩乳牙時期的照護。而長牙階段可以說是乳齒發育的「陣痛期」,寶寶經常在生理上與情緒上出現不適應的現象,爸比媽咪一定要多點愛心與耐心陪寶寶度過這個時期,幫助他順利迎接潔白燦爛的笑容!
- Dec 16 Sun 2007 21:49
排除用餐障礙,還給孩子「好胃口」!
古語說:「吃飯皇帝大」,「進食」是維持人體活動的基本來源,也因此「食慾」經常被當作健康的指標,尤其正處於成長期的寶寶出現食慾不振的情形時,除了代表寶寶身體狀況可能出現異常之外,不良的用餐氣氛及環境、寶寶的飲食習慣欠佳等,都可能是造成寶寶食慾降低的原因,因此找出孩子缺乏食慾的因素並加以改善,才能讓寶寶胃口大開,充足攝取成長所需的營養!
- Dec 16 Sun 2007 21:49
當孩子的呼吸異常大聲─寶寶也會打鼾嗎?
當另一半「鼾聲」雷動時,夫妻之間可能又有一人要受失眠之苦了;但是「打鼾」可能不是只有成年人的專利,不少家長可能會發現自己的寶寶居然也會「呼呼」大睡,緊張之餘總擔心寶寶是否患有什麼樣的疾病。其實「打鼾」是呼吸道受阻的一種表現,大人小孩都可能發生,需要探究的是造成「打鼾」的原因、治療導致「打鼾」的疾病,才能根除寶寶「鼾」聲連連的情形。
- Dec 16 Sun 2007 21:48
坐月子的禁忌─為什麼不能喝水?
「生產」是女人一生當中的大事,為了產後元氣以及身體的復原,「坐好月子」便被視為左右婦女產後身體狀態的關鍵。在坐月子的習俗當中,「禁喝水」的禁忌在民間被廣為流傳,甚至有說法建議產婦在產後兩週內應以「酒」代「水」,才能避免內臟下垂,因此「米酒水」、「坐月子水」等取代飲用水,並訴求養氣補身的產品,就成為媽咪們坐月子必備的飲食聖品。但是坐月子真的不能喝水嗎?米酒水真的比較適合產婦嗎?遵守傳統習俗之餘,針對產婦個人體質狀況進行調養,才是確保產後媽咪健康的一大原則!
- Dec 16 Sun 2007 21:44
寶寶的蘋果臉、紅屁股─淺談幼兒皮膚炎
濕疹?皮膚炎?到底寶寶皮膚上被肆虐的痕跡,是哪種病症在作怪呢?由於大多數的寶寶都可能出現皮膚炎的情況,而產生的症狀經常大同小異、難以分辨,因此家長們除了要對寶寶常見的皮膚疾病有初步的認識之外,寶寶的皮膚一旦出現紅腫、癢痛的情況,最好能親自讓醫師進行診視,不可隨意自行用藥,否則可能導致寶寶皮膚問題的惡化!
- Dec 16 Sun 2007 18:18
孩子懂規矩,才會守規矩!
- Dec 16 Sun 2007 18:16
異物入侵,如何解除危急?
鈕釦、花生米、小巧克力球…,這些容易被寶寶一手掌握的細小物品,其實可能潛藏了意外的傷害,其中最常見的便是阻塞咽喉所造成的窒息事故;然而其他時候,眼睛、耳道、鼻腔等具開放性入口的器官,亦容易是蚊蟲、灰塵、細小日常用品誤入的管道,為了避免傷及寶寶脆弱的器官,懂得正確的處理方式,才能儘快讓寶寶脫離異物入侵的危機。
- Dec 15 Sat 2007 18:20
獨立第一課,成長權還給孩子
作者:陸洛(台灣大學工商管理學系教授、英國牛津大學心理學博士)
桀驁不馴的孩子、懦弱依賴的孩子、品行偏差的孩子、自卑孤僻的孩子,都是家教的問題,因為他們的背後可能有著高壓獨裁的父母、過度保護的父母、冷漠放縱的父母、朝令夕改的父母。